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

2025年重庆市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师资培训班圆满结业

5月27日上午,2025年重庆市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师资培训班在巴南圆满结业,来自各区县(自治县)共41名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师资结束了为期5天的专项培训。

图为培训会现场

图为培训会现场

此次培训对象面向重庆市各区县(自治县)脊髓损伤者,重点针对有意愿参与康复服务推广、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伤友骨干,通过系统化学习与实践,成为本地区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的核心力量。培训班采用“伤友带伤友”的方式,由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培训师带队,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,开展了脊髓损伤基础知识、体能训练、团体心理辅导和文体娱乐训练等培训内容。

学员们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收获满满,不仅有效提升了脊髓损伤者的自理能力,还为提升生活质量、更好参与社会创造条件。“从开始的腼腆拘束到现在的自然放松,我的状态和感受有了很大的变化,这次培训让我认识了很多自信乐观的脊髓伤友,学到了轮椅灵活使用、体能训练技巧以及褥疮预防、泌尿预防感染等知识,各类课程丰富且实用!”来自巴南区圣灯山镇的学员杜朝志说。

“有很多脊髓损伤者担心多饮水上厕所麻烦,就少喝水,实际上不饮水会严重影响尿路感染、导致肾脏功能损伤等问题,通过学习让他们更了解身体构造,掌握两便管理、轮椅出行技巧等。”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培训老师屈丽娟强调,生活习惯和康复锻炼对脊髓损伤者的健康极为重要,一定要保证饮水、规范饮食、保持运动。

图为参会人员合影留念

图为参会人员合影留念

屈丽娟是如何从自助到互助的呢?她告诉记者,2016年因从高山摔落和车祸导致下肢截瘫,通过9年的自我康复和生活重建,最终走出家门、融入社会,并于2022年参加了重庆市脊髓损伤者“希望之家”师资培训班,成为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骨干师资。她希望通过培训帮助残疾人重建独立生活能力,同时积极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让更多残疾人受益。

据了解,为贯彻落实《重庆市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推广计划》要求,根据年度工作安排,下一步还将开展中途失明者、中途失聪者、成年智力障碍者等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师资培训班,帮助残疾人及其亲友通过分享康复经验,接受康复知识、技能培训,切实增强自我和家庭康复能力,帮助和带动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推进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