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

重庆市残联举办2025年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,助力家庭康复能力提升

5月8日,重庆市残联举办2025年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,进一步贯彻落实《重庆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(2024—2028年)》要求,通过专业化指导,帮助家长掌握科学康复方法,提高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能力和水平,为孤独症儿童成长构建更坚实的家庭支持服务网络。

图为会议现场

图为会议现场

此次培训为期两天,邀请了重庆大学、重庆师范大学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相关专家,采用“理论讲授+实操演练+讲演分享”相结合的模式,针对“家庭环境调整与支持系统建立”“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技术”“家长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”等内容进行主题授课;同时通过模拟家庭场景练习,促进家长交流互助。

孤独症儿童康复是一项长期、系统的工程,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核心环境,其支持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成效。重庆大学副教授曹永红以《家庭环境调整与支持系统建立》为题,详细讲解了如何看待孤独症孩子、如何从自身破局、如何建立孤独症孩子的养育目标等内容,告诉家长们要从物理环境优化到家庭关系协调,为儿童打造包容性成长空间。

图为培训会现场

图为培训会现场

“原本害怕孩子受伤,做什么事最开始都习惯性阻挡他,通过学习,我必须改变原有观念,积极调整心态和方法,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,更多地学习去跟随孩子,而非阻碍。“来自北碚区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分享了自己的培训心得,她会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教学等多元互动形式,更深入了解孩子对不同情绪的感受和需求的表达,同时做好与孩子、与家人的有效沟通,促进家庭共同成长。

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从哪里入手?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李丹结合案例演示,传授了孤独症儿童家庭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方法和技巧,她告诉家长,通过运用运动链技术、辅助技术、强化技术、生活场景,从最容易的开始教、从最迫切的开始教、从最适合的开始教,逐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,并利用生活情境拓展干预内容,深化家庭教育能力,提升家庭康复成效。

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。来自全市孤独症儿童家长共41名参加培训。